呼吸道疾病|流感RSV料年尾再爆發 雙重感染死亡率可增3倍 專家呼籲4類人士高危

健康資訊

撰文: 陳慧靈

發布時間: 11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專家預計流感病毒及RSV年尾有可能再爆發,呼籲4類高危人士盡早接種疫苗。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呼吸道病毒/疫苗接種】踏入秋冬季節,各種呼吸道病毒亦開始變得活躍,加上聖誕及新年長假期將至,不少市民都會出遊及參加聚會,進一步增加病毒傳播及感染的風險。有醫生就提醒,除了流感之外,市民醫要格外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尤其後者在死亡率、導致併發症的機會,以及患者需要使用氧氣治療或呼吸機的機會皆比前者更高。香港惠澤長者基金及疫苗學堂今日(14日)就舉行記者會,呼籲長者及高危人士盡早接種流感疫苗,同時亦應向醫生諮詢有關自身感染RSV的風險及RSV疫苗接種詳情,以降低同時感染2種病毒及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最新影片:

香港惠澤長者基金主席、疫苗學堂召集人麥肇敬醫生指出,大部分市民對流感預防已有一定認識,然而他們對RSV感染及預防方法卻未必了解,因此有可能低估其嚴重性。他強調,RSV感染並不只是普通傷風感冒,60歲以上長者及糖尿病、心臟病、肺病等高危人士一旦感染RSV,除了有機會令自身病情惡化,其死亡風險亦比健康人士更高。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就引述衞生防護中心(CHP)數據,指出自去年社區措施復常後, RSV個案隨即出現反彈現象,估計原因與市民經歷新冠疫情後人體失去抵抗RSV及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有關;他表示,今年亦有出現RSV爆發群組,高峰時期每星期甚至有逾百宗個案。他預計,流感個案數目將在聖誕節後上升,而RSV個案數目在農曆新年後亦會上升,因此兩者的感染隨時有可能再次爆發。

到底2種病毒有何分別?孔繁毅就解釋, RSV與流感十分相似,常見病徵包括流鼻水、頭痛、食慾減退、身體感到痛楚及軟弱無力等,但前者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較流感嚴重,亦會產生大量痰液,普通患者及長者未必能分辨當中不同。此外,高危人士若感染RSV,其出現肺炎、竇炎、中耳炎、呼吸困難和脫水情況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將會更高,屆時患者或需留院接受治療,並接受氧氣療法和管飼法,情況嚴重者更有可能導致死亡。

他續指,兩者皆為本港高傳染性的病毒,當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潛伏期約1至4天,主要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RSV則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潛伏期一般約為1至10天(通常為5至7天),主要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傳播,或通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

孔繁毅提醒,由於RSV目前並沒有任何相關特效藥,治理方法以支援性療法為主,加入患者出現因細菌引起的併發症,醫生或會處方抗生素控制病情,若出現呼吸及進食困難的情況,便有機會要接受氧氣療法或管飼法。他隨後引述研究指出,8成RSV成人患者會出現1種或以上的併發症,其中約7成與下呼吸道相關,約1成半與新血管相關,另有約6至15%住院患者會出現暈厥、跌倒、腎功能衰退、代謝紊亂、癲癇發作等其他併發症。他又表示:

更令人擔心的是,感染RSV後隨後感染流感的機會可增加逾2倍,若患者不幸同時感染RSV及流感,其入住深切治療部(ICU)、需使用呼吸機協助呼吸,以及死亡的機會將較感染1種病毒高出1至3倍,所以感染RSV後果可大可小。

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張仁宇則指出,RSV雖屬呼吸道疾病,但此病毒亦會影響心血管:

RSV會導致血管發炎因子水平上升,另血液變得更加濃稠、更易凝血,提升斑塊破裂的風險,為常人的1.8倍。

他表示,心臟病發的一大原因亦與糖尿病有關,而後者屬另一RSV高危感染病患。對此他解釋,體內血糖過高會影響血管內壁細胞的功能,繼而加劇血管受損、阻塞等情況,促成血管粥樣硬化,引起中風、心臟衰竭及冠心病等心臟問題;而一旦糖尿病患者感染RSV,便會進一步增加其危險性。

張仁宇分享一宗相關長者病例,指出該名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衰竭等多種慢性疾病,腎功能亦欠佳;患者於9月確診新冠肺炎,期間症狀突然惡化並出現「手腫腳腫」的情況,到醫院求診後發現其3個器官同時衰竭,包括心臟衰竭惡化、「肺花」及腎功能轉差。醫生為患者進行PCR檢測後,顯示他除了新冠病毒之外亦同時感染RSV,估計是因為感染RSV而刺激了呼吸道的細胞,令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並堵塞了肺部氣泡及氣管,增加其他細菌在肺部繁殖的機會,最終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及多重感染。

雖然該名患者經過心臟科專科醫生及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共同治療後慢慢康復,但張仁宇就提醒,此類病例並不罕見,甚至每周都有可能出現,因此市民更應小心。

麥肇敬醫生、孔繁毅教授及張仁宇醫生最後亦建議,長者及高危人士在接種流感疫苗時可向醫生諮詢RSV疫苗接種詳情,並呼籲市民接種上述2種疫苗,以避免出現雙重感染的情況。

(左起)香港惠澤長者基金主席、疫苗學堂召集人麥肇敬醫生,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捏可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心臟科專科醫生張仁宇。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